moinmoin

moinmoin

writeas

康姆
或者
diealittle

康姆

 

【摘录】对谋杀的辩护

* 之前致友书里(可能)提到了萨德,摘录一些萨德对道德观的看法,觉得可能对理解格林德沃的心理有帮助

* 不过理解归理解,可别被说服了...



先加个简介

萨德侯爵其人(1740-1814) ,全名唐纳蒂安·阿尔丰斯·弗朗索瓦·德·萨德,一名一生大部分时间被关在铁窗之后的“畅销书”作家、哲学家。

他的作品缔造了“施虐者sadist”一词,数百年来被认定为禁书,却对后世众多创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,包括波德莱尔的《恶之花》,弗洛伊德,希区柯克,尼采,托马斯·曼的《魂断威尼斯》,康拉德的《黑暗之心》等等。

闻之色变两世纪之后的2017年,他的《索多玛一百二十天》(1785)被法国认定为“民族瑰宝”。



以下未特别注明的都引自Henning Ritter的Nahes und Fernes Unglück: Versuch über das Mitleid 

《无处安放的同情》第一部,第七、八节

萨德哲学本是建立在狄德罗提出的问题之上——我们是否应当使我们的同情延伸至动物,甚至最小的、像蚂蚁那样的动物呢?如果说同情取决于对象的远近、对象的大小,那么人们就需要拉平其间的差距,一般无二地对待最远、最小的对象和对待身边的人。


如此,我们方能得到与萨德同样的结论:“站在自然界的立场来看,谋杀不是犯罪。因为在人类、动物、植物这些由自然界平等地创造出的生灵之间,本不存在差别。”所以从“自然界的角度”看去,杀掉动物的罪过,与杀人一样。正是人类不讲道理的狂妄,发明了这种差别,所以屠戮与谋杀从来都不可能是犯罪。将一切看作是自然过程的话,那么杀戮所带来的,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,这不是毁灭,而是以另一种存在方式的再生。于是,杀戮也可看作是可嘉之举,成全了自然之造化。


残暴只是尚未被人类文明腐坏的能量:因此,它应是美德,而非恶行。

——《闺房哲学》(1795)


我认为如果上帝存在,那人间应有更少的罪恶。如果恶存在于世,那要么是上帝有意为之,要么是他的力量不足以阻止。如此,我便不能让我自己敬畏这样的上帝,因他要么可鄙,要么疲弱。我违抗他,毫不畏惧或在意他的雷霆之怒。

——《瑞斯丁娜,或喻美德的不幸》(1787)

* 话说这句和汉尼拔好配:“上帝一定很爱杀戮,他一天到晚在杀生。不是说我们是照他的模样被创造出来的吗?”


人们须将它[残暴这种美德]从人类被文明扭曲的行为方式中剥离析出。……萨德,这位坚信怜悯之情应涵盖所有生物的哲人,认为人类亏欠了自然的,不是一死,而是杀生。


萨德把他所宣扬的残暴,辩解成为一种对文明的反抗行为,是未经污染的自然之表达。这种想法本身并不新鲜,新鲜的是这想法在萨德作品中的呈现方式。无节制的暴力无非是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,是文明过程中一再出现的、万人对万人的战争。而萨德认为,自然状态掩蔽在文明社会之下,掩蔽在人与人之间的libido关系之下。 因此在漫长的文明史过程中,所有为了防止人类堕入自然状态所设置的一切机关、体制都必须被废除。



补充一点狄德罗:

狄德罗推想,如果有一种生物,感官比人类还丰富的话,那么对他来说,人类的道德一定贫乏得可怜。修改感官条件对道德产生的影响,与距离对道德产生的影响类似:

“当对象离我们太远,抑或是对象太小时,难道我们自己不是也放弃了同情心吗?距离上的遥远,和体格上的微小,在我们身上所产生的影响,不是与丧失视力对盲人的影响一样吗?

“我们的美德,是如此依赖于我们的感知方式, 以及外在事物对我们产生冲击的规模。所以,我绝不怀疑,很多人会杀掉一个距自己很远,远到了看上去只有燕子那么点大的人,比亲手割断一头公牛的脖子都来得轻松。当我们同情一匹受煎熬的马,却毫不在乎地践踏一只蚂蚁时,难道我们不是受同一个原则所指引吗?”


在1755年出版的《百科全书》第五卷里,狄德罗匿名撰写了《自然权利》一文。……在文中,狄德罗还让一个巨人出场,这个巨人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才获得了超凡的体格。

……

狄德罗所描绘的,是一个求生的渴望遭遇障碍的自然人, 他的求生欲跟别人的求生欲发生冲突——他们也跟他一样,拼命挣扎着要活下来。威胁让这邪恶的巨人心中的求生欲变得无比可怕,他将自己置于所有人之上,为了能够保全他自己而威胁他人的存在。在不为人知、不受惩罚的前提下,巨人甚至不惜毁灭一部分人类,在极端情形下甚至是毁灭全人类。

……同时,他笔下的可怖形象也特别暗指了当时的统治者们。根据当时通行的法律观念, 他们彼此之间正是处于这样一种自然状态,而他们本身就是原始暴力最后的代理人。

狄德罗将他笔下不惮于任何暴力的自然人称为“残暴的思考者"(raisonneur violent)。……他须认识到,他人也同时拥有把他干掉的权利,所以,他还是放弃与人为敌的意图为妙。他须认识到自己无法无天的自我实现欲是多么错误。但狄德罗笔下自私的巨人不得不受制于自己对生之渴求,虽然这求生欲早已成为了一种折磨。狄德罗自私自利的巨人甚至引起了读者的一丝同情,因为他跟其他人一样,都是自己糟糕的热情之牺牲品。


当这个忧伤的巨人得知,他将要给这世界带来灾难时,他说道:“我知道自己把恐惧和混乱带给了人群,但是,要么是我不幸,要么是别人不幸,除此之外别无出路。 谁也不应为了这种可厌的嗜好而指责我,我是不由自主的。”

……在绝望中,残暴的思想者转向旁人——这些人即将成为他的受害者——去寻求后者的理解,“人们啊!我要问你们:你们中间有哪一个在生死关头,如果有把握不受惩罚,又不被人知道, 却不想以牺牲大半人类为代价,来赚回自己的性命呢?但是他会接着说:我是公正而真诚的;如果为了我的幸福,要求我毁掉所有那些妨碍我的人的生命的话,那么,别的个人,不论是谁,也应当能够毁掉我的生命,如果他也受到同样的妨碍;这种推论是理性所要求的,也是我所同意的;我并没有不公正到坚持要别人为我做出牺牲,而我却不愿为他牺牲”。



最后再截一段波德莱尔的《自惩者》

我将打你,既无怒气,

也无仇恨,一如屠夫,

亦如击打磐石的摩西!

从你眼中,我将创造


痛苦之水,喷涌而出,

将我的荒漠浸透,

我的欲求被希望充盈,

将漂浮于你咸涩的泪中,


好似扬帆出航的船,

我的心为你的泪沉醉,

你珍贵的呜咽回荡耳中,

如战鼓催动冲锋!

……

我是尖刀,亦是伤口。

我是耳光,亦是脸皮。

我是残肢和车轮子,

受刑者和刽子手。


我是吸食自身心血的吸血鬼,

——伟大的被弃者之一,

已被判处大笑不止,

却再不能微笑一回。



  31 5
 
评论(5)
热度(31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moinmoin | Powered by LOFTER